世界各地毛茛屬品Ellermann花店指南
毛茛屬 (Ranunculus) 是毛茛科(Ranunculaceae)的一個多樣化植物屬,全球約有 600 多個品種,廣泛分布於溫帶與亞熱帶地區。毛茛以其鮮豔多彩、層層疊疊的花瓣和美麗的葉片而聞名,常被用於觀賞、園藝布置,以及部分品種具藥用價值。最著名的品種之一是亞洲毛茛 (Ranunculus asiaticus),常稱為「波斯毛茛」,但其實在世界各地還有許多珍稀或野生品種同樣令人驚艷。
以下為世界各地常見與特色毛茛屬植物的介紹:
1. 亞洲毛茛 (Ranunculus asiaticus)
原產地: 地中海地區(包含土耳其、伊朗、中亞地區)
簡介:
最受歡迎的觀賞毛茛品種,花朵層層疊疊、色彩鮮明,常被比喻為牡丹。
常見顏色包括紅、粉、黃、橙與白色,也有雙色混合品種。
高度約 30–45 公分,葉子細緻分裂,花瓣厚實有蠟質感。
用途:
廣泛用於觀賞、插花、盆栽及庭園設計。
有單瓣與重瓣品種,是商業花卉栽培的重要花種。
2. 鋸葉毛茛 (Ranunculus acris)
原產地: 歐洲、亞洲、北美
簡介:
野生品種,生長於溫帶地區的草原與濕地。
多年生草本植物,花朵為亮黃色杯狀。
高度約 30–90 公分,喜好潮濕草地與牧場。
用途:
生態草原與自然花園中常見。
含有原阿尼蒙素(protoanemonin)具毒性,動物通常不會食用。
吸引蜜蜂等授粉昆蟲,是重要的生態植物。
3. 小葉毛茛(小毛茛、地榆)Ranunculus ficaria(又名 Lesser Celandine)
原產地: 歐洲與西亞
簡介:
低矮多年生植物,早春即開花,花朵小巧金黃。
葉子呈心形且具光澤,會形成密集地被。
多見於林地、河岸與濕潤陰涼處。
用途:
適合種植於林下花園、自然景觀區。
在北美有入侵性,可能對當地生態造成影響。
4. 匍匐毛茛 (Ranunculus repens)
原產地: 歐洲、西亞與北美部分地區
簡介:
匍匐生長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可形成地被層。
花朵為亮黃色,株高約 15–30 公分。
喜歡潮濕土壤,常見於濕地、池塘邊與花園中。
用途:
可作地被植物,但在某些地區具有侵略性。
管理不當容易蔓延至其他植物區域。
5. 球根毛茛 (Ranunculus bulbosus)
原產地: 歐洲與亞洲部分地區
簡介:
小型球根植物,春末開出金黃色花朵。
高度約 30–45 公分,葉子細長如草。
多出現在草地、野外與路邊。
用途:
野花草原與自然園景常見,對授粉昆蟲友善。
適合自然化園藝風格。
6. 西班牙毛茛 (Ranunculus cortusifolius)
原產地: 西班牙與葡萄牙
簡介:
溫暖氣候下的灌木型毛茛,生長密集。
開黃色花朵,葉片深裂具觀賞性。
高度約 30–45 公分,耐乾旱與日照。
用途:
適合地中海型氣候的園藝設計。
是乾旱與石質土壤中理想的觀賞植物。
7. 細葉毛茛 (Ranunculus trichophyllus)
原產地: 北歐、斯堪地那維亞半島
簡介:
喜歡冷涼濕潤環境的多年生植物。
葉子細如線,花朵為黃色小花。
高度可達 60 公分,常見於沼澤與濕草地。
用途:
適合濕地或酸性土壤的自然保育用途。
在園藝中用途較少,但適合濕地重建或原生植物區。
8. 大花毛茛 (Ranunculus macranthus)
原產地: 中亞(如阿富汗、伊朗、喜馬拉雅地區)
簡介:
擁有大而鮮明黃色花朵,直徑可達 10 公分。
耐寒、耐旱,適應高海拔岩地。
莖部粗壯,葉片呈革質狀。
用途:
多為高山園藝愛好者栽培,適合岩石花園或高地植物園。
花型特別,是少見的觀賞品種。
9. 沼澤毛茛 (Ranunculus palustris)
原產地: 歐洲、亞洲與北美
簡介:
喜歡水邊濕地環境,如沼澤與池塘周圍。
花朵為亮黃色,春夏開花,株高可達 90 公分。
葉片大且分裂,常生長於水邊或半水域。
用途:
適合水景園藝、濕地生態重建。
為濕地授粉昆蟲提供重要資源。
10. 冰川毛茛 (Ranunculus glacialis)
原產地: 阿爾卑斯山、比利牛斯山等高山地區
簡介:
極耐寒的高山植物,適應冰雪覆蓋的岩石地。
花色為白色或淡黃色,夏季中期開花。
通常為低矮生長型,貼地生長於高海拔地區。
用途:
適合寒冷地區或高山岩石花園栽培。
是高山植物收藏中珍貴的品種之一。
毛茛屬植物種類繁多,從典雅的波斯毛茛到堅韌的高山冰川毛茛,每一種都展現出自然界的多樣美感。它們可用於觀賞、自然生態修復、授粉昆蟲保育等多種用途。無論你是偏好園藝景觀中的華麗花卉,還是推崇自然風格的野花花園,毛茛屬植物都能找到適合的品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