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最佳皇家花園: Ellermann花店指南
皇家花園不僅僅是美麗的景觀,它們更是權力、藝術與文化身份的非凡展現。歷史上,君主藉由花園來彰顯權威、尋求心靈的庇護,以及作為外交場合的舞台。許多花園曾經僅對國王、王后及宮廷貴族開放,如今卻向世人展現,使現代遊客能夠踏上與帝王同樣的小徑,體驗昔日的輝煌。
以下Ellermann指南帶領讀者探索世界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皇家花園,橫跨歐洲、亞洲及其他地區。每一座花園不僅展現了建造它的王朝故事,也映照出當時的美學理想與園藝知識。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座活生生的歷史檔案,以植物、水景與建築的排列訴說著過去。
英國
倫敦 肯辛頓宮花園
肯辛頓宮長久以來與英國王室密切相關,曾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童年居所,後來亦因威爾斯王妃戴安娜而聞名。花園融合了浪漫的英式景觀與精緻的正式設計。最著名的是沉降花園(Sunken Garden),後來被重新設計以紀念戴安娜王妃,現已成為一處寧靜而花卉繁盛的紀念空間。四季更迭的花卉展示,尤其是鬱金香與夏季花卉,使這座花園隨時都在變換風貌。對於想在倫敦市中心尋求片刻安寧的旅人而言,這裡是充滿王室故事的綠洲。
薩里郡 漢普頓宮花園
漢普頓宮曾是亨利八世的住所,其花園結合了都鐸與巴洛克風格,佔地超過 60 英畝,涵蓋了原野公園與精緻的對稱花壇。威廉三世於 1702 年設計的私密花園(Privy Garden)已依原貌復建,展現了完美對稱的幾何之美。另一亮點是「巨型葡萄藤」,這是世界上最大、最古老的葡萄藤,已有 250 年歷史,至今仍持續結果。園中迷宮也深受家庭旅客喜愛。這些花園將自然美景與歷史相結合,生動再現了英格蘭王室的壯麗過去。
法國
凡爾賽宮花園
世上少有花園能與凡爾賽宮媲美。十七世紀,由著名園藝設計師安德烈·勒諾特(André Le Nôtre)為「太陽王」路易十四打造,這座花園既是政治宣言,也是園藝傑作。花園面積近 2,000 英畝,大道如太陽光芒般從宮殿輻射開來。雕塑噴泉、幾何花壇與修剪整齊的樹木,皆展現了國王對自然的絕對掌控。亮點包括象徵路易十四化身太陽神的阿波羅噴泉,以及作為水上活動舞台的宏偉大運河。凡爾賽是法式正式花園的典範,規模與對稱的壯麗至今仍令人驚嘆。
維朗德里城堡花園(羅亞爾河谷)
若凡爾賽象徵權力,那麼維朗德里則代表細膩與象徵性。這座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堡以裝飾性的菜園聞名,蔬菜被規劃成精準幾何圖案,將實用花園昇華為藝術。愛情花園尤為著名,綠籬修剪成心形、箭矢與火焰,寓意浪漫。園中還有水景花園與層疊式花壇,整體結構和諧優雅。相比於凡爾賽的氣派,維朗德里更展現了貴族花園的詩意與私密之美。
奧地利
維也納 美泉宮花園
美泉宮曾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季行宮,其花園是巴洛克景觀設計的經典範例。花園面積廣闊,擁有壯麗的林蔭大道、雕塑噴泉與對稱花壇。矗立於山丘上的「榮耀殿堂」(Gloriette)提供了俯瞰宮殿與維也納全景的壯觀視野。海神噴泉(Neptune Fountain)則以神話雕像點綴主軸線。除了正式花園外,園區內還有樹林、迷宮,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,最初是為皇室而建。作為世界文化遺產,美泉宮花園既展現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野心,也是一處休閒與壯觀兼具的空間。
俄羅斯
聖彼得堡 彼得宮花園
彼得宮花園常被稱為「俄羅斯的凡爾賽」,由彼得大帝於十八世紀初下令建造,以彰顯俄羅斯邁向歐洲強國的願景。花園沿芬蘭灣延伸,最著名的是噴泉群。宏偉的「大瀑布」由六十多座噴泉與鍍金雕像組成,氣勢磅礴。中心的「參孫噴泉」象徵俄羅斯戰勝瑞典的勝利。下花園則布滿運河與「機關噴泉」,結合了娛樂與壯麗。彼得宮既是水利工程的奇蹟,也是帝國野心的象徵。
日本
京都 御所花園
京都御所花園代表了日本庭園藝術的精髓。與歐洲花園的對稱不同,這裡是「回遊式庭園」,設計成讓遊人隨步行而逐景展現。蜿蜒小徑經過鯉魚池塘、石橋與櫻花楓樹,四季皆有不同風情。每個視角都如同畫作般構圖,強調自然與人造景觀的和諧。這座花園不僅是審美享受,更蘊含深厚的文化與精神意涵。
泰國
大城 邦芭茵行宮花園
邦芭茵行宮最早建於十七世紀,後於十九世紀由拉瑪四世與拉瑪五世重修。花園展現了多元文化的融合:泰式涼亭、中式建築與歐式園林並存。人工湖與優雅的拱橋點綴其間,草坪與花壇整齊排列。這裡展示了泰國王室如何在保持傳統的同時,吸收國際風格,形成獨特的花園景觀。
印度
新德里 總統府莫臥兒花園
位於印度總統府的莫臥兒花園建於殖民時期,但設計靈感源自莫臥兒王朝的「四分庭園」(Charbagh)。四方對稱的結構以水渠分隔,象徵伊斯蘭傳統中的天堂。幾何形花壇種滿玫瑰、萬壽菊與季節性花卉,噴泉與涼亭則增添秩序與寧靜感。這些花園僅在特定月份對外開放,融合了印度與歐洲園藝傳統,成為連結莫臥兒帝國與現代印度歷史的重要景觀。
摩洛哥
馬拉喀什 皇家花園
馬拉喀什的皇家花園多數仍為私人或部分開放,但深具伊斯蘭與摩爾風格特色。庭院封閉而靜謐,內有柑橘園、玫瑰叢與噴泉,成為乾燥氣候中的清涼庇護所。與王室相關的阿格達勒(Agdal)與梅納拉(Menara)花園面積廣闊,栽種大量橄欖樹與果樹,並依靠巧妙的灌溉系統維持生機。設計重視水的象徵意義,既是實用資源,也是繁榮與祝福的象徵。這些花園內向而私密,注重沉思與自然的融合。
參觀皇家花園的建議
最佳季節:春季最適合觀賞花卉盛開,夏季則能欣賞綠意與水景。秋季在日本與歐洲尤為迷人,冬季人潮較少,適合靜心漫步。
開放情況:部分皇家花園仍屬政府或私人產業,僅在特定時期或需購票才能進入。例如印度總統府花園僅於每年特定週數開放。
參觀方式:許多花園設計本就為「漫步」而生。建議放慢腳步,循著園道,逐一感受設計者精心安排的視覺與空間效果。
皇家花園遠不只是美麗景觀。它們是文化遺產、政治符號,也是藝術傑作。從彼得宮的壯麗噴泉,到京都御所的靜謐池塘;從馬拉喀什的庭院綠洲,到維朗德里的詩意花壇,這些花園跨越世紀,訴說著人類對自然與秩序的渴望。它們提醒我們,統治者不僅塑造土地與國度,也試圖以園林塑造自然的形象。如今,這些空間已向世人開放,邀請我們親身體驗歷史與美學交織的奇蹟。